找到相关内容574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慧远的净土信仰及其地域性影响

    心眼见无量诸佛常现在前。而以心眼见佛现前的三昧,就是属于大乘禅法的般舟三昧。所以,慧远所行的念佛三昧实质上即是般舟三昧。这也可从他与鸠摩罗什的教义讨论中看出来。如其《鸠摩罗什法师大义》卷中《次问念佛三昧并答》中云:“远问曰:念佛三昧,《般舟经》念佛章中说,多引梦为喻。》(19)慧远此处完全将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同视之。《般舟三昧经》中的确多引梦境来喻见佛现前,如其《行品》云:“欲得见十方诸现在佛者,...

    刘长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2193351.html
  • 從語言角度判定《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》非支讖所譯

    支讖其他譯經,如年代同樣可靠《般舟三昧經》用語情況,用語言學方法來鑒別《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》的譯者是否爲支讖。  爲什麽用《道行般若經》爲基本參照呢?有兩方面的原因:  一爲這部經譯者和翻譯年代是...於洛陽出《般舟三昧》,讖爲傅言,河南洛陽孟福、張蓮筆受。[8]  《道行般若經》事實上的譯者是支讖,《般舟三昧經》的譯者也是支讖,孟福、張蓮兩人爲筆受。經錄記載以及從道安以來的歷代學者對經錄的考訂都證明了...

    史光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1041374.html
  •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

    在纪元120年至150年间结合在一起,形成《般舟三昧经》〈行品〉的形态(1),而且在《无量寿经》中,也蕴含了般若中观的思想。如此的思想信仰,在支娄迦谶等西北印度僧侣、佛教信徒,因西北印度贵霜王朝胡为色...七月二十八日,与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位名贤高僧,于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,依据《般舟三昧经》结社修念佛三昧起,至清朝彭际清、魏源、杨仁山诸居士等的时代为止,阿弥陀佛的净土教,对他们,即汉人的知识...

    释慧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5345124.html
  • 四大净土比较研究(二)

    佛教徒一般只知道称名念佛,其实念佛不仅仅只是称名。各种净土经典所阐明的方法也不一样,现在主要依《普贤行愿品》、《般舟三昧经》及净土三经来说明。  《普贤行愿品》也说到往生极乐世界,也就是平常所说:‘普...愿行而修行,即可以发愿回向,往生极乐。所以往生极乐的方便,本不限于念佛的。  《般舟三昧经》是教人学习‘般舟三昧’,即是修习念佛三昧。念是系心一处,令心明记不忘,与念相应的慧心所,于所缘极乐依正的境界...

    圣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5940898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净土。弥陀净土的传播以东汉末年支娄迦谶、竺佛朔共译《般舟三昧经》为嚆矢。   该经宣扬依专念之法即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。如经载:“当持何等法生阿弥陀佛国?尔时,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:‘欲来生我国者,常...二十三人,集于庐山之阴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像前,率以香花敬荐而誓焉。”[③]史称此次集结为中国净土宗之始。事实上,净土经典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般舟三昧经》和《念佛三昧经》等,早在汉末即有译本,可见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282435.html
  • 禅的演变

    三昧为目的。初期的大乘经中,以“三昧”为名的经典共有《首楞严三昧经》、《般舟三昧经》等二十四种。三昧是什么意思呢?早期是指“定”,后期是指定和慧所产生的解脱的力量,可以说就是解脱的别名。例如《大智度论...大乘佛教所用的禅观方法整理成四种三昧,即:  常坐三昧,根据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而来,又称一行三昧,就是常坐不动,亦即通常所说的坐禅。  常行三昧,根据《般舟三昧经》而来,所以又称般舟三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145045.html
  • 净土宗祖师传承

    三昧经》的念佛三昧为主。般舟意为佛立、出现,三昧即定。般舟三昧为定中见佛的念佛观,属於‘观想念佛’,而非‘持名念佛’。此种念佛方式注重观念,与禅观同趣,故慧远大师虽未倡禅净合一的理论,实则已启后世‘...以《无量寿经》念佛三昧救济群萌,自此顿息诸缘,专修净土。  天宝元年(西元七四二年),承远大师归衡山营立精舍,号‘弥陀台’,仅安置佛像。粗食蔽衣,人遗食则食,不遗则食土泥。羸形垢面,躬负薪樵。专修般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949852.html
  • 印心宗心中心法初祖大愚阿阇黎略传

    后拜经,大病几死,继遇盗又几死,虽屡遭厄难,曾不稍懈。嗣感人生苦短,佛法难遇,乃发奋修“般舟三昧”(译为“佛立三昧”,修法以七日或九日为一期,日夜经行,不可坐卧,能于空中感十方诸佛在其前立。)三、五日后,双腿浮肿,寸步难移,师为贯彻初衷,决不后退,咬紧牙关,用手爬行。一、二日后,两手也相继浮肿,每进一步,须付莫大艰巨的努力,个中苦难实非常人所堪忍受。故近代净宗行人绝少修此三昧,即修亦不能坚持到底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80859038.html
  • 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

    其宜也。爰记印行三书之因缘以志法轮重转之庆。  佛历二五二五年辛酉端节赵朴初识  附记:支娄迦谶于汉灵帝光和二年(一七九)与竺佛朔共译《般舟三昧经》,详无量寿佛观法,为弥陀信仰传入中国之始。又曾译广本...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  赵朴初  佛教东来,弥陀信仰及净土思想随之传入。传载安世高及支娄迦谶曾创翻弥陀大经,谶公且曾译《般舟三味经》明弥陀观法。厥后罗什、玄奘两大译师又译小《弥陀经》。千八百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22159275.html
  • 净土宗

    净土经典开始传入中国,支娄迦谶译出《无量清净平等觉经》、《般舟三昧经》等,后来竺法护译出《弥勒菩萨所问经》、《佛说弥勒下生经》,支谦译出《大阿弥陀经》,畺良耶舍译出《观无量寿经》,于是在中国出现净土...善导系;另外在唐开元时出现了慈愍流,慈愍三藏即慧日,他曾由南海去古印度等七十余国游历,学习净土经义,凡十八年,著有《净土慈悲集》、《般舟三昧赞》等,提出禅净一致的念佛禅,但有些学者认迷不应属于净土宗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4343542.html